Plenus 米食文化研究所

便當專欄

在沒有外食餐館的年代,長時間外出或旅行途中通常是食用隨身攜帶的食物。
日本的隨身攜帶食物很講究適合帶著走的容器,並且很重視配色,
在盛裝食物時會考量各種烹調方法做成的菜餚與食材的顏色,同時也很注重季節感的呈現,
因此成為日本獨特的飲食文化,甚至便當(日語發音BENTO)一詞已在其他國家成為固有名詞。

本文將從各個時代、場景、登場人物等角度切入並介紹日本的便當文化。

自古以來的工作後盾──便當 自古以來就與大自然共生共存。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行業,其中蘊含了多種多樣的文化。栽培稻穀與作物的農業、在山林中的狩獵與林業、在海上的漁業等等,直到近代的明治時期,仍有約八成的日本人住在農田山間漁村中。而到了昭和初期,也有近一半的人口從事著與大自然相關的工作。在感謝大自然恩賜的同時,這些也是很受天候與環境變化影響的辛苦工作。也有的工作必須離家。而支持這些勞動與工作的正是「便當」。

便當的起源:奈良時代搬運工與乾米飯

在離家外出工作或旅行時,為了填飽肚子,必須攜帶糧食同行。「便當」原本是為了在外食用的「攜帶食」。

便當的歷史可以追朔到奈良時代。645年大化革新後,日本制度整建成中央集權制,並首次訂定全國性稅制與租庸調的制度。各地須向中央納稅。而負責納稅搬運的就是「搬運工」(運脚)。村落會選出搬運工,而他們要以徒步的方式搬運所有人的納稅。糧食會由村落準備,他們身上背的納稅物品與自身糧食,總重量推估約有40-50k。搬運工的旅途非常嚴峻,簡直該稱之為苦工。

而在這樣的旅途中攜帶的糧食,條件自然是輕量且容易保存。他們所攜帶的糧食是「乾米飯」(糒,Hoshiii)。「乾米飯」是將蒸好的米乾燥後的食物,只要加水浸泡就能食用,就算沒有水也能直接嚼著吃。曾經煮過的米的澱粉已完全糊化,特色為好消化又具飽足感。保存性方面,據說能保存20年。此外他們還會帶上鹽或是魚乾。具奈良時代編篡的史書《日本書記》中有「將乾米飯包裹於衣物來到坂田」的記述,可知乾米飯是用布料包裹攜帶。

乾米飯

支持種稻作業的便當

距今約3000年前,「水稻耕作」的技術從大陸傳到日本。人們以水田為中心形成村落。可栽培的稻米成為飲食文化的中心,由於能夠保存,米也成為徵收的對象,成為日本國家經濟的基礎。

雖現代種稻已機械化,但長久以來種稻都是以人力為主的肉體勞動。翻土與犁田的培土作業後,就是播種、插秧、除草、收割、碾米的農務。而在背後支持這從早到晚日復一日的田野工作的就是「便當」。

一般會將麥飯與梅乾裝進各自的「menpa 筒型木便當盒」中,並將其與務農工具一同放進「籐簍」中帶去。「筒型木便當盒」(メンパ,menpa)又叫「小飯盒」(面桶,mentsuu),是指一人份木製圓筒型的飯盒,聽說也是「便當」一詞的語源。像是「插秧」這種必須在短時間內完成的作業,則會全村總動員一起進行。插秧是需多人共同進行的作業。這時,便會用被稱為「桶便當」的大桶,在其中塞滿所有人份的飯糰和菜餚,並以擔杖抬去。雖然彎腰插秧是很辛苦的工作,但在休息時與大家在水田邊一同享用的便當,可說是特別美味。

《四季耕作子供遊戯図巻》
神奈川大學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收藏
畫中描繪著一年間耕作的景象。可以看出除了較繁重的勞動外,都是男女一起作業。

插秧作業是從早上6點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。只有三餐仍沒有足夠的體力可以應付,因此便出現了早餐與午餐間、午餐與晚餐間的「餐間餐」(Kobiri)。「餐間餐」是從「午後零食」演變而來,內容為輕食,有包餡的團子、麻糬或煮物......等,都是由農家的媽媽們為工作的人用心製作。各家各有不同的技巧與調味。便當不僅僅只是讓人果腹的東西,大家一起吃便當能維繫家族與地區間人與人的關係,是能加深牽絆的事物,

江戸時代《耕作図巻》
三重縣綜合博物館
炎熱的盛夏,帶著遮陽的斗笠進入稻田中除草是十分嚴酷的作業。這張圖中,描繪了坐在田埂上吃便當的情景。

插秧也是一種神聖的儀式。自古以來,各地都有祭祀農耕之神的習俗。據說「山之神」在春天耕作開始時,會從山上下到村里變成「田之神」,守護農耕作業,並保佑豐收。「田之神」叫做「サ」(發音為SA)。插秧月份叫做「皋月」(サツキ,Satsuki)、稻苗叫做「早苗」(サナエ,Sanae),從事作業的女性叫做「早乙女」(サオトメ,Saotome),日文中與插秧相關的詞彙多有「サ」(SA)字,代表插秧是很神聖的作業。

室町時代的插秧景象《月次風俗図屏風》

室町時代的八曲一隻所繪製的屏風上,描繪著一年中每個月舉行例行大事的情景,在第三、四扇上描繪的是插秧的景象。種稻婦女們穿著相同的服裝並排插秧。插秧在過去主要是女性的工作,這是因為人們希望讓能懷孕生子的女性插秧,能帶來豐收的好運。

上方則可以看見以往大木桶中放入大量便當並運送的女性身影。她們被稱為御成(オナリ,ONARI)、晝間持(昼間持,HIRUMAMOCHI),是被視為神明的妻子的神聖巫女。搬運米飯是御成的工作。接著走在後方的男性拿著的木桶中似乎也裝滿了美味。小孩們也看起來很快樂地在幫忙,當時應該就是這樣讓他們對工作產生興趣進而學習。

重要文化財 《月次風俗図屏風》
室町時代(16世紀)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

一旁還有戴著面具的人們在跳舞,還有打著大鼓、小鼓喧鬧的人們。而這便是田樂。據說田樂是始自插秧時,為了祭祀田之神的歌舞,也有一說是起源自為了鎮住大地精靈的鎮魂術。為了讓插秧的人們作業時充滿幹勁,田樂的特徵是歡快小調與具有詼諧感的歌舞。而田樂後來往藝術方向發展成,成了能樂與狂言。下方可以看見趕著牛來犁田的男性身影。
在喧鬧演奏田樂的人們的腳邊,可以看到桶與酒壺。插秧雖然是很辛苦的工作,但有這麼多美食大餐不但成為工作一大樂趣,也是一種激勵。便當真的是支持工作的動力。

山間工作的便當──「伐木工與劈柴工們的便當」

江戶時代後期の「劈柴工」們的工作身影
(葛飾北齋《富嶽三十六景》的「遠江山中」

日本的地形有約4分之3是山岳地帶,國土有約66%被森林覆蓋。自古以來在山林間生活的人們就有狩獵、刀耕火種、伐木工(杣,Soma)與劈柴工(こびき,Kobiki)、木匠師傅(木地師,Kijishi)等行業。砍伐樹木的人是伐木工,將木材以鋸子鋸成木材的人則叫做劈柴工 。伐木工與劈柴工約20-40人一組,並遵從領頭師傅的指示行動。他們會在遠離村里的深山裡待上1-2個月,並在稱為伐木工屋的小屋中一起生活。在入山時他們會把大量的米、味噌、鹽、鹹魚等搬上山,並採集山中的山菜或野菇、樹木果實等過活。隨著砍伐進行,作業場所也會變更,往深山前進。不僅砍伐樹木,他們還會使用木橇搬運木柴,或在冰冷河川中造筏等,在山中進行許多作業。

伐木工便當盒
照片提供:柴田慶信商店
目張壽司

有一句話叫「伐木的一升飯」。這句話的意思是,伐木是必須吃很多米飯,否則會沒有體力的重度勞動。山上的工作,是在天亮前就要出發。他們會帶上「筒型木便當盒」,便當盒本體與蓋子這兩邊都會裝入各五合,合計一升的米飯,是早餐、午餐共兩餐的份量。

有時也會做成容易食用的飯糰狀。南紀──熊野地方流傳的「目張壽司」,是以醃漬高菜包麥飯的大飯糰。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在山上工作的人們,能在忙碌工作的空閒期間快速用餐。據說「目張壽司」的名稱是因這個飯糰會「讓人睜大眼大口吃」而得名。大量米飯是工作精力的泉源。

海上工作的便當──「漁夫的船便當」

漁夫的「船便當」 高岡市立博物館收藏蔵

日本是四面環海的島國,
擁有豐富水產資源,
自古以來就有許多人以漁業為生。

漁夫的工作是在天亮前就開始,因魚多在黎明前或清晨時較為活躍。而漁夫們也希望能在開市前,能網羅到新鮮現撈的魚。例如定置網魚,他們會在距離海岸約3公里灑下大網,並用兩艘船圍捕讓魚無法逃跑,接著所有人合力一口氣收網。早晨的3小時,漁夫是沒有時間休息的。捕撈結束後終於到了早餐時間,漁夫的便當是以日本扁柏製成的桶狀便當盒,又稱作「船便當」,會放入魚網內,如帶包包搬攜帶。一個為一人份,會裝入7合的米飯。扁柏製成的便當盒會適度吸水,讓米飯保持美味。便當盒共有兩層,第一層裝飯,第二層裝有平口碗。配菜是鮮魚湯(カブス汁,Kabusujiru),是使用捕撈的魚做成的味噌湯。漁夫們會用這個碗喝湯,並在用餐結束後,將分到的漁獲裝入便當盒中,作為伴手禮帶回家給家人。漁夫的便當除了米飯外,其它都是現場製作。

WAPA煮(わっぱ煮)(新潟縣)
用時令魚與味噌完成的豪爽魚夫料理

而漁夫是與危險為鄰的工作,因颱風或大浪而遭遇翻覆事故也不足為奇。這時具有氣密性的船便當會在海上漂浮,據說能成為「浮板(救命工具)」。此外,在漁船進水時,還能成為將水撈出的水桶。真是一個自海上工作的漁夫的智慧中誕生的便當盒。此便當盒雖然依地區叫法不一,但日本全國有許多漁港都有在使用。

腰便當(隨身手做便當)

江戶時代,武士去幕府當差、騎馬遠行或者狩獵時會帶上便當。騎馬外出時,他們會將與腰部形狀貼合的便當盒繫在腰間,因此叫做「腰便當」。此外,也叫做「野遊便當」,不管馬跑得多快也不會掉,還有轉緊蓋子上的漩渦型金屬扣,便能提升密閉度的結構。輪班的下級武士每天都會在袴的腰帶繫上便當去當差。因此「腰便當」就給人以「每天帶著便當當差的下級出勤者」的印象。然而,「腰便當」其實是指手作便當,絕不是可以拿來揶揄的食物。

腰便當
照片提供:柴田慶信商店
武藏岡部藩藩主 安部信發某日的登城便當的再現。
內含「香菇、干瓢、味噌醃漬白蘿蔔、握飯糰」
,菜色意外地很樸素。

事實上,江戶時代的大名為了拜見將軍,每個月也有三次要帶著便當前往江戶城本丸登城拜訪。這樣的行程稱為「月次御禮」,而大名帶著便當便叫「御登城便當」。家臣無法進到城內,所以大名會一個人吃帶來的便當。大名的等第雖然有嚴格規定,但不管哪位大名都是將軍家的家臣,因此並不會有茶水招待,而是得自己動手倒茶喝。在拜見等候間時,由於怕發生火災,即使冬天也沒有火鉢,且也禁止大名間竊竊私語,所以吃便當可謂少許冷清寂寞。雖然說是大名的便當,但配菜相當樸實。

明治1868年明治維新後,武士的時代結束,迎來了新時代。明治政府為了使日本成為能與列強諸國平起平坐的獨立國家,推行「富國強兵」政策。「富國強兵」政策的四大支柱為「稅制改革」、「殖產興業」、「兵制」、「學制」。為了培植近代產業,政府建立官營模範工廠,整建交通與通訊,人們工作的場所變多了。

此外明治5年(1872年)公布了「學制」,經歷了好幾次的改革,將小學教育義務化等 ,日本的教育制度不斷整建至今。通勤者與學生帶著手做便當出門,以近乎成為理所當然的 習慣。「全面腰便當時代」的開始。

昭和隨著昭和高度經濟成長期的到來,為了從業人員,開始出現備有員工食堂的企業,1970年代以後,速食店與家庭餐廳等陸續開張,人們午餐選擇變得多元。
然而,「腰便當=手作便當」並沒有因此驟減。隨著冷凍食品與調理包食品等新食材的誕生,人們能輕鬆做出不遜於外食的便當。便當盒的種類也發展出具保溫與保冷功能的商品,以及具設計感的時尚款式,種類十分豐富。

而不知不覺,隨著將做便當視為一項樂趣的主婦增加,比起「腰便當」,「愛妻便當」成了更普遍的稱呼,而這也使得手作便當有了溫暖貼心的形象。現在的便當成了吃的人與做的人之間建立關係的媒介。

「屯食」・飯糰的起源

平安時代的作品紫式部「源氏物語」中,出現了「屯食」一物。源氏的元服時(成年禮)的宴會上,準備了比春宮元服時更多的屯食,源氏的四十賀祝宴上,則準備了八十具※1的屯食。「屯食」是將強飯(蒸糯米飯)硬成雞蛋般圓長形的食物。

平安時代貴族設宴時,為了等在外面的待從,會準備屯食作為餐點招待。一個屯食約有一合半的份量,當時的米主要都是做成粥狀食用,所以屯食算是不得了的佳餚。所以,能分配到的隨從,也都是具有身分地位的人們。

放入折櫃※2,並排列於棚上的屯食。
《類聚雑要抄》(部分)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

捏硬的屯食攜帶便利,之後便普及成戰爭食的軍糧或旅行的攜帶食糧。屯食是從江戶時代開始被稱為「飯糰」(おにぎり),而「OMUSUBI」(おむすび)的這個稱呼,則是更早古時宮中女官的用語。而用海苔包飯糰的做法,是江戶時代中期開始。

※1「具」指的是器物、容器。
※2「折櫃」是凹折檜木薄板做成的小箱子,是用來盛裝點心、菜餚等的容器。

《年中行事絵巻・大臣家大饗》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
貴族們在宴會享樂時,侍從們會在寢殿造的宅邸外等待宴會結束。
而款待他們的餐點便是「屯食」。

監修者紹介

權代 美重子

生於1950年。曾為日本航空(株)國際線客室乗務員・文化事業部講師(接待指導),後設立Human Education Services。1997年(財)起以日本交通公社委任講師的身分,從事提升觀光各領域的接待、指導接待服務產業培育事務的同時,任職日本國土交通省・觀光廳・地方政府觀光振興顧問與委員。2009年起成為高崎經濟大學・其他兼任講師。致力於研究「接待服務產業」「日本款待與飲食文化」。